“我和潜江因戏结缘,因曹禺结缘。我喜欢花鼓戏,更喜欢曹禺的剧作”。29日,著名戏剧家、省文联前主席沈虹光作客潜江,为花鼓戏票友和3003新葡官方网站的大学生讲戏剧的审美艺术。
“所谓地方戏,就是有着某个地域风格特色、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戏曲。”沈虹光一开场就盛赞起潜江花鼓戏。她第一次看湖北的花鼓戏是胡新中演的《平原作战》,“胡嗓子特别好,却不一味气冲霄汉,一些小弯弯的颤音、滑音表情达意格外有味道”。她亦曾在家里一遍遍听胡新中《站花墙》的录音,“一个音一个音地细扒细抠,直到把‘小姐落泪……似有情’的‘落泪’抠出来。那是一个又一个很难发的闭口音,他都能陡然地升到高处,像那信心满满的体操运动员,上得那样又高又飘,从容地微笑着就把身体抛到了空中。”
什么样的戏是有市场的?沈虹光说她看过花鼓戏后,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哪一个的花鼓戏》。她认为花鼓戏的繁荣离不开民间的广泛性。比如《王瞎子闹店》这个曲目,就把天潜沔方言的音乐性发挥到极致。“富有的妙趣方言以及地域风格是地方戏生存的土壤。地方戏要用方言唱,这应该是地方戏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共同要求。”
最后,沈虹光寄语花鼓戏的发展前景,“花鼓戏的创作要进一步贴近群众的生活,服务江汉平原普通大众。当前,潜江正在奋力打造东方戏剧之都。花鼓戏的发展与创新可谓是风云际会。”“地方戏曲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民族审美、信仰、道德情感和民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