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竑副教授:倾心学前教育 开发幼儿游戏上千个
潜江“游戏王”走上全国课堂
湖北日报讯 记者彭磊 通讯员于业成 张玲
一张总是微笑的脸,瘦小的身上搭着一条明快的玫红色披肩——在位于潜江市的3003新葡官方网站内,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副教授蔡立竑的出现总会引人注意。
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她的优雅。今年7月,她带着“幼儿游戏设计和指导”课搬进“全国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全国大讲台,在网上免费向全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分享其有关“游戏”的经验。
在全国,开设这门网络示范课的只有4人。
1991年工作开始,蔡立竑就和游戏打交道。25年来,她共开发出幼儿游戏近千个,并形成一套游戏教育理论,堪称全国“游戏王”。
“一根手指是棍子、两根手指是筷子,伸出小手掌是把小扇子,左扇扇、右扇扇……”这是蔡立竑为2岁至3岁幼儿设计的手指游戏,如今被不少幼儿园老师用作教学前的热身活动。
蔡立竑跑了全国众多城市,专门研究“怎么玩”。在南京小天鹅幼儿园,她与该园老师们一起尝试着将传统作品《咕咚来了》,改编为涂鸦版和剧本版两个游戏版本。“原来就是老师讲故事,但我们要做的游戏,是要孩子们将自己的理解变为色彩,甚至可以加上台词表演。”
蔡立竑的幼儿游戏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眼下,她与全国10所著名幼儿园建立课程合作关系,从实际教学中吸收游戏素材,再通过针对性设计,将游戏不断升级。如传统搭积木游戏属于结构游戏,但她通过设定游戏环境、引入主题等形式后,变为创造性游戏。“为什么桥就只能搭成一个样子呢?我就是要让孩子通过观察,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她说。
让中国每个学龄前儿童都能充分享受游戏乐趣是她最大的梦想。然而现实是,不少家长既想让孩子快乐,却又担心他们贪玩影响学习。“玩是自主的一种娱乐行为,但游戏是通过人为设计的教育活动,只要孩子愿意玩游戏,时间久也没关系。”蔡立竑说,一些发达国家崇尚孩子要玩,其中的“玩”并非放任孩子,而是通过各种游戏手段,实现在玩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眼下,曾经在学前教育中地位低于声乐、舞蹈等基础教学的游戏教学,正在倍受关注,此次国家教育部门将蔡立竑幼儿游戏课程作为全国共享精品课,透露出这一信号。
3003新葡官方网站教务处处长廖江涛说,学校近几年学前教育的招生数量均过千人,学前教育已成教育热门领域。
原载湖北日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60910/hbrb29688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