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桂 华 同 志
在潜江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政府奖
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5月30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潜江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政府奖颁奖大会。参加今天的会议非常高兴,也深受感染,深受鼓舞。感觉到我市青少年学有所获,大有希望,潜江人才辈出,大有希望。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潜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对获得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政府奖的同学们、老师们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致力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敬意!
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在全国县市率先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政府奖,为推动科技活动普及、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教育局、科技局、科协组织的积极推动和各方面积极参与支持下,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小学星火计划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潜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政府奖自设立以来,今年已是第三届。同时,今年也是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启动实施的第一年,意义非同寻常。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我市《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以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工作方针和“坚持能力为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市委、市政府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放在了创新型社会的打造上。可以肯定地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的必由之路,是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有很多,科技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途径之一。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希望全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着眼未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抓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要用最前沿的科技成就激励青少年,用最先进的科学思想教育青少年,提升我市科技教育的品位,创新我市科技教育的成就。二是要立足现实。目前,我市有10万多名青少年学生。他们完成学业以后,大部分将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和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质,将直接决定着潜江建设和发展的步伐,直接关系着我市科学发展的进程。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教育,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科技创新的环境中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确保我市各项事业后继有人。三是要敢闯新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能力和素养,实现从学科学到用科学的转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参与创新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要在已有的工作经验上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指导方式,用更开放的思想、更灵活的思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由此来推动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潜江的希望。借此机会,我要向你们、向全市广大青少年朋友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你们牢固树立科学精神,认真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努力养成重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自觉习惯。二是希望你们牢固树立务实精神。脚踏实地,抓好基础知识学习,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唯有如此,才会有参与创新的底气和勇气,才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为祖国和家乡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三是希望你们牢固树立实践精神。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创新成果的根本标准。只有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才有生命力。希望同学们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善于在社会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创新课题,捕捉创新机会,依靠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勤思考、多实践,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发明创造活动,并力争形成自己的创新成果,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早日成为建设祖国、服务家乡的有用之才。四是希望你们牢固树立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科学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不畏失败,才能摘取科技创新的丰硕果实。
同志们,同学们,科技创新是动力,科技创新是活力,科技创新是未来。希望全市各界人士进一步关心青少年的进步与成长,多方面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给予关爱和扶持,为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