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先行者。从1903年两湖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我国第一所“湖北幼稚园”开始,我省学前教育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征程。
2011年是我省学前教育又一新的里程碑。去年“六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十堰市柳林幼儿园看望小朋友和幼儿教师。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加快推进我省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止2011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2%,同比净增4.6个百分点,全省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8所,新增学位9.7万个;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4670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132.47万人,比2010年底新增20.63万人。
我省正在逐步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去年,省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有了突破性增长,今年,省里已经预留1个亿,用于学前教育。全省各地也普遍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有了明显提高。如十堰市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该市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2011年起,十堰市财政三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发展城区学前教育,各县市区财政三年投入不少于200万元发展辖区学前教育;2011年起,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参照义务教育小学标准执行;截止2011年底,已将自收自支公办园全部划转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围绕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省还组织编制了全省及有关县市区的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体规划和专项建设规划,以及学前教育2011-2020年十年布局规划。在科学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总体部署了2011-2015年全省学前教育的建设任务。
公办幼教资源短缺、民办园收费高,是我省近年来学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省教育厅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一是重点建设公办幼儿园。2011年,我省共争取到国家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的中央财政扶持学前教育校舍建设专项资金5.1亿元。我省统筹使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充分调动地方财政投入积极性,着力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特别是优先建设农村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新建、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改扩建、在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以及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村办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幅增加了农村公办幼儿园资源。
二是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办园,特别是加大了对办园规范、价格合理的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有效扩大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如武汉市级财政对全市等级以上且年收费在5000元/生以下,体现公益性、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按照市级示范和一级幼儿园生均450元/年、二级园和三级园生均350元/年标准进行补助。
三是精心做好国家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工作。去年,我省被确定为国家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省之一。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确定了南漳县、远安县、丹江口市等8个县(市、区)为试点县,开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确定了新建幼儿园项目38个,并围绕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办园体制、民办园发展等,在试点县(市、区)开展试验。今年,该工程试点县(市、区)又新增了19个,争取到中央资金1.3亿多元。
去年起,我省开始实施“湖北省幼儿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充分利用“国培幼儿教师中西部项目”,组织对5067人次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省级集中培训,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完善省、市、县、园四级培训网络,分级分层实施全员培训。
此外,还健全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江汉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试点。各地也积极探索创新,如黄石市积极扶持中等职业学校、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举办幼师班。
过去,大量“黑园”的存在,影响着幼儿入园质量。去年以来,我省相继制定了全省学前教育机构审批和管理办法、学前教育机构办学基本标准、幼儿园收费实施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规范幼儿园准入、年检、收费等行为。
去年,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无证办园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了一批无证幼儿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省合格幼儿园名单公示制度。去年底,省教育厅首次公布了全省合格幼儿园名单,通过媒体宣传,积极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幼儿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今后,教育厅将在春秋两季开学前定期公布合格幼儿园名单。
我省还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幼儿园安全大检查。去年5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又组织对全省17个市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
纠正和防止“小学化”倾向。保教质量一直是幼儿园年检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进行检查。今年初,又结合春季开学检查,采取各地自查和省厅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在全省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检查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我省目前已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对各地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建立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月度通报制度,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月对各地工程进展、幼儿园年检、违规办园查处等方面工作进行通报督办,目前已印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专刊5期。对工作明显滞后的县(市、区),将给予通报批评。从今年起,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新建、改扩建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幼儿园年检工作完成情况已经纳入省教育厅对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争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纳入到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对各地党政领导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同时,还建立了以奖代补机制。从今年开始,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完成情况,将作为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分配的关键因素。在对中央下达给我省的2011年专项资金进行分配时,在保证公平、适当倾斜的前提下,突出奖励先进,对2011年工作得力的地方以奖代补。比如去年工作好的地方得到的奖补资金达一千多万,是有的地方的1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