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瑜琨 通讯员 于业成 严勤)一条象征着约束和压制的灰色绸带贯穿戏剧始终,从最初舞台呈现的裹脚布,到陈白露不能取下的虚荣礼物,到金子别挂腰际花朵的腰带……近日,在曹禺故里3003新葡官方网站风华楼剧场,英国利兹大学的师生们带来英语舞台剧《太阳不是我们的》。
每一次的呈现,场合和作用均不同,却始终提醒着观众,那些在中国女性身上挥之不去的压抑,该剧由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四部名作衍生而成。《太阳不是我们的》剧名出自《日出》女主角陈白露的台词。
作为一台跨文化戏剧作品,中国戏剧大师的语言与西方现代风格的表演在剧中完美融合。该剧聚焦于曹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繁漪、陈白露、金子、瑞珏、四凤等被英国演员重新诠释:被不幸婚姻禁锢18年并与继子发生恋情的女人、由纯洁女学生而沦落的交际花、充满勇气的乡村女子、在失去爱和尊严后选择死亡的弱势女人。年轻的英国演员用舞蹈、语言的结合,表达他们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性悲惨遭遇的理解。
“大家一提到曹禺,自然会想到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我们的这部戏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地位和遭遇的集中呈现。”该剧制作人、曹禺继女李如茹介绍道。
(作者:张瑜琨 于业成 严勤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