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上午,学校近百名师生来到拖船埠红色教育基地,听红色故事、向先烈献花、重温入党誓词,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廉洁基因。
![](/__local/5/25/16/2DC3CA5F6C03D259FAC0947F17C_F5034BB2_56636.jpg)
伴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仪式开始。全体肃立,向烈士默哀,鞠躬致敬,深情寄托对烈士的无限哀思。
“烈士纪念碑高19.24米,寓意拖船埠的革命活动起始于1924年;基座宽3.31米,象征着在这里牺牲的331名烈士。”讲解员肖蒙蒙向师生们介绍拖船埠村的红色历史。
广场西侧的短亭内,有一个二十四烈士墓,这里就是当年24名烈士集体就义的地方,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他们用生命保守党的秘密。”
![](/__local/9/C9/DE/D5711AC1564C8931E4F955A28D1_91F5B821_5D58E.jpg)
“她是雨花英烈谭寿林之妻,是电影《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原型,是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是新中国纪检监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钱瑛纪念馆里,学校纪委书记黄超和同学们简要介绍钱瑛事迹。师生们仔细观摩珍贵的文史资料,重温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追思、学习钱瑛同志崇高的品格风范。
![](/__local/3/C3/23/9119918E3625A1D958FB29F3BB7_F74838B5_1BB75.jpg)
“廉似梅花不畏寒。她始终用忠诚担当诠释共产党人的红色初心,用实事求是、铁面无私践行崇高使命。”纪念馆的梅花墙下,辅导员许笑月驻足许久。
“牢记初心使命,让革命薪火生生不息。”大学生赵雪茹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