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新葡官方网站-主頁欢迎您

学院首页 视频江职 图片江职

高校教师的“铁饭碗”要丢了

2016-08-11

1000万人的“铁饭碗”要丢了

昌平圈2016-8-9

提起事业编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铁饭碗”

BUT,今天小圈圈告诉大家,

涉及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人事消息来了,

关乎1000万人“铁饭碗”!

全国高校和公立医院或将全面取消事业编制!

以后招聘的新进人员全部没有编制,

按照聘用制合同工对待。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2016年度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最近,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称,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这一表态意味着,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已成定局。

央视财经评论员韩复龄认为,未来取消事业编制之后,就是打破公立医院的铁饭碗,实行全员合同制,彻底割除长期以来同工不同酬等痼疾,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但是公立医院仍然需要保留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此项改革牵涉利益主体众多,需要统筹协同,切忌搞“一刀切”。

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推行工作。岗位设置方案的备案核准和变更工作有序开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等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启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分行业制定公开招聘办法。出台促进事业单位创业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意见,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大约有800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则高达有233万余人!

对于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具体做法将实行实名统计,之后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总结一句话就是:事业单位中的编内人员遇到挑战,需要重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而给其他的编外人员带来了机会。

01失去铁饭碗后,1000万人何去何从?

李忠表示,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启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分行业制定公开招聘办法。

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而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02取消事业编制会有什么影响?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编制问题饱受诟病。编制内外两个世界,在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的情况下,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编内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和工作安稳度一直是编外人员无法企及的。取消事业编制将势必打破两个世界的隔阂,改变这一现状。

03为什么要先从高校、事业单位入手?

在我国,事业单位人数最为庞大的就是学校和医院。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忠曾在今年的人事高峰论坛上表示,全国事业编制约3284.4万名,在职人员2947.3万人,从行业看,教育和卫生占了大头,分别占总数的47.8%、15.7%。

“医院编制严重制约了医改进程,早就应该取消编制了,而高校本身在收入、吸引人才方面有较高优势,从这两类事业单位开始取消编制,使改革更容易进行。”

“这是必要且适时的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包括高校、医院在内的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实际上是为最终废除“铁饭碗”必须进行的改革,这样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自由流动,便于社会化的流动和管理。

选择从高校、公立医院入手,“其实是一个很稳健的改革。”专家解释。

04取消编制后,又会给高校、医院带来哪些影响?

朱恒鹏认为,最明显的是会激励工作人员更加努力工作,“以医院为例,没有了编制,医务人员就要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所以提供服务多、服务好的医院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多劳多得。”其次,更有利于人才流动,有进有出,高校、公立医院都不再拥有“铁饭碗”的优势,编制也不再是阻碍人才流动的障碍。

最重要的是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将不再有编内编外之分,大家同工同酬,在待遇特别是离退休待遇上更加公平。“退休金将按照目前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养老金制度交纳,退休金的高低与交纳养老保险时间长短、数量高低相关,多交多得,长交长得,这是非常公平的制度。”朱恒鹏说。

05接下来是否还会有其他“铁饭碗”会消失?

除以上两类事业单位外,编制比较多的还有中小学,但此次改革之所以没有提及,是考虑到中小学涉及的人员更为庞大,管理需要更加谨慎。

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始于2011年,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主要内容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归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早在去年1月,北京市公布《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个的意见》提出,北京行政、经营两类事业单位将逐步“转型--前者“回归”行政机构,后者转为企业,北京现有高校、医院将探索不纳入编制管理,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保留事业单位性质。

06取消教育和医疗工作人员编制,你怎么看?

对于编制改革问题,小圈圈梳理发现,业界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支持派。其认为,高校和公立医院依附在体制之内,固然可以躲避风雨,却也捆住了手脚,很难在管理方式上与私立高校和私立医院竞争;由于编制是核定的,在用人上没有自主权。发展会受到限制。

一种是反对派。其认为,高校本身的编制管理是不可能取消的,否则会乱套。高校内部如果取消编制管理,对各学院、系没有规模控制和发展规划,就失去了基本的管理规范。

当然,还有一些专家的话,更是说到了编外人员的心窝里。改革的初心应该是越改越好,而不是越改越差,应该充分考虑被改革单位的利益问题,不能是让“有编制的人”向“没编制的人”看齐,而是让“没编制的人”在改革后也和以往“有编制的人”一样幸福。

参阅:高校公立医院事业编将取消 千万人丢铁饭碗?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2016-08/10/content_39058779.htm

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潜江市师范路16号| 邮编:433100 | 电话:0728-6247241

CopyRight © 2004-2011  3003新葡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
XML 地图